最大团搜索算法
前置知识:团
引入
在计算机科学中,团问题指的是在给定的图中找到团(顶点的子集,都彼此相邻,也称为完全子图)的计算问题。
团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体现。例如我们考虑一个社交网络,其中图的点代表用户,图的边代表其所连接的两个用户互相认识。那么我们找到了一个团,也就找到了一群互相认识的人。
我们如果想要找到这个社交网络中最大的一群互相认识的人,那么就需要用到最大团搜索算法。
我们已经介绍了 极大团 的概念,最大团指的是点数量最多的极大团。
解释
想法是利用递归和回溯,用一个列表存储点,每次加入点进来都检查这些点是否仍在一个团中。如果加入进来这个点后就无法还是一个团了,就回溯到满足条件的位置,重新加入别的点。
采用回溯策略的原因是,我们并不知道某个顶点
过程
Bron-Kerbosch 算法对于这种想法进行了优化实现。它的基础形式是通过给定三个集合:
- 初始化集合
分别为空,集合 是图中所有点的集合。 - 每次从集合
中取顶点 ,当集合中没有顶点时,有两种情况:- 集合
是最大团,此时集合 为空 - 无最大团,此时回溯
- 集合
- 对于每一个从集合
中取得的顶点 ,有如下处理:- 将顶点
加到集合 中,之后递归集合 - 从集合
中删除顶点 ,并将顶点 添加到集合 中 - 若集合
都为空,则集合 即为最大团
- 将顶点
此方法也可继续优化。为了节省时间让算法更快的回溯,可以通过设定关键点(pivot vertex)来进行搜索。另一种优化思路是在开始时把所有点排序,枚举时按照下标顺序,防止重复。
实现
伪代码
R := {}
P := node set of G
X := {}
BronKerbosch1(R, P, X):
if P and X are both empty:
report R as a maximal clique
for each vertex v in P:
BronKerbosch1(R ⋃ {v}, P ⋂ N(v), X ⋂ N(v))
P := P \ {v}
X := X ⋃ {v}
C++ 实现
例题
题目大意:给出
思路:模版题,要用 Bron-Kerbosch 算法
伪代码:
BronKerbosch(All, Some, None):
if Some and None are both empty:
report All as a maximal clique // 所有点已选完,且没有不能选的点,累加答案
for each vertex v in Some: // 枚举 Some 中的每一个元素
BronKerbosch1(All ⋃ {v}, Some ⋂ N(v), None ⋂ N(v))
// 将 v 加入 All,显然只有与 v 为朋友的人才能作为备选,None 中也只有与 v 为朋友的才会对接下来造成影响
Some := Some - {v} // 已经搜过,从 Some 中删除,加入 None
None := None ⋃ {v}
为了节省时间和让算法更快的回溯,我们可以通过设定关键点(pivot vertex)
我们知道在上述的算法中必然有许多重复计算之前计算过的极大团,然后回溯的过程。
以前文提到的
我们考虑如下问题,取集合
如果取完
加入优化后的 C++ 代码实现:
习题
参考资料
贡献者:@Menci@WenzelTian@queenwen
本页面最近更新:2/3/2023, 12:00:00 AM,更新历史
发现错误?想一起完善? 在 GitHub 上编辑此页!
本页面的全部内容在 CC BY-SA 4.0 和 SATA 协议之条款下提供,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